鑄鋁是以熔融狀態的鋁,澆注進模具內,經冷卻形成所需要形狀鋁件的一種工藝方法。鑄鋁所得到的鑄件,稱為鑄鋁件。鑄鋁件在鑄造形成過程中,容易產生內部疏松、縮孔、氣孔等缺陷,這些含有缺陷的鑄件在經過機加工后,表面致密層部件被去掉而使內部的組織缺陷暴露出來。
鑄鋁件的清理方式:
一、鑄件清殼:一般來說鑄鋁件在冷卻后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清理工作,鑄鋁件在型殼澆鑄后,鑄件在鑄型中的冷卻時間與鑄鋁件的材質和鑄鋁件的形狀大小生產條件有直接的關系。一般對于鋁合金鑄件的清理工作如果較早,就會容易產生鑄鋁件的變形,裂痕等。尺寸較大工藝較復雜的鑄件其冷卻時間應較長一些,相對鑄件尺寸較小壁薄工藝簡單的鑄件冷卻時間可短些。
二、切割澆冒口:切割澆冒口的主要方法有:氣割、砂輪切割、鋸床、液壓切割等。
三、鑄鋁件的表面清理:鑄鋁件經脫殼后,鑄件的表面總殘留氧化鐵皮,尤其是具有復雜的內腔、深槽、盲孔的鑄件,不能清理干凈,須進行表面清理。
四、拋丸處理:如有 要求的鑄件可進行拋丸處理,拋丸清理是利用高速旋轉的拋丸器葉輪產生的離心力,將鐵丸拋向鑄件的表面,使鑄鋁件的表面殘砂、粘砂或氧化鐵皮清除。一般來說經拋丸處理過得鑄件表面與鐵丸的大小有關。
五、補焊:通常是指不符合驗收技術條件或訂貨協議規定的,有鑄造缺陷但可以補修的鑄件。先要對補焊的部位進行清理,使鑄鋁件的表面清潔露出金屬光澤為準。對于缺陷的大小應由小到大依次焊接,如補焊的面積較大而且缺陷在鑄件的重要部位焊接后應進行退火處理。